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首页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集团简介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成员单位
部门职责
发展历程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企业动态
水务公告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业务板块
水务板块
环保板块
基建板块
水务资源板块
服务咨询板块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水务风采
学习园地
企业VI
党建工作
党建要闻
纪检监督
员工之家
青年园地
巾帼风采
意识形态
政策法规
党内法规
国家法律
地方法规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人才建设
人才招聘
国企改革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企业动态
水务公告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发改委:十三五期间海水淡化将解决全球2亿人用水问题
发表时间: 2017/4/18 15:05:00
浏览: 2692
日前,发展改革委、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内容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海水利用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 105 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 14 万吨/日以上。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 1400 亿吨/年以上,海水循环冷却规模达到 200 万吨/小时以上。新增苦咸水淡化规模达到100 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 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
《规划》还指出,“十三五”期间,国际上,海水淡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主流技术日趋成熟,新技术研发活跃。全球海水淡化年增长率可达到8%,淡化工程规模已达 8655 万吨/日,60%用于市政用水,可以解决 2 亿多人的用水问题。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规划》指出,随着沿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沿海形成了一批钢铁、石化等产业园区、示范基地,高耗水行业呈现向沿海集聚的趋势,海岛保护性开发出现了新的态势。与此同时,沿海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水超采和水质性缺水严重等问题,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急需寻找新的水资源增量。“一带一路”倡议及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海水利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加快提高海水利用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增强海水利用产业实力。
不过,目前海水利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据《规划》内容介绍,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偏小,利用量较少,且多为分散供水,海水利用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协调协作机制尚不健全,淡化装置产能闲置与城市缺水并存。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偏弱,部分关键部件和材料仍依赖于进口,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因此要抓住机遇,突破核心技术和体制机制瓶颈,大力推进海水利用规模化应用,全面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扩大海水利用应用规模方面,《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工程,包括在沿海缺水城市、海岛、产业园区和西部苦咸水地区等重点领域和电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海水利用的规模化应用,开展海水利用示范城市、示范海岛、示范园区等的建设,推广可复制的海水利用典型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建设区域海水淡化保障工程。包括通过改造、新建,在天津、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建设 5 万吨/日及以上的区域海水淡化保障工程,地方配套建设海水淡化水输水管网,开展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技术政策示范,逐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占区域用水量的比例。
而在扩大产业园区海水利用规模方面,《规划》还提出重点建设天津临港经济区海水淡化、福建漳州古雷经济开发区海水淡化、青岛西海岸经济区海水淡化、大连红沿河核能海水淡化、河北曹妃甸京唐钢铁海水淡化、浙江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等。
上一条:
给水排水 |管网漏损控制新标准即将实施,正在制定目标的看过来
下一条: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正当时,都有哪些模式在摸索?
关闭返回